「我遇到一位帶著義肢的7歲小女孩,在和他的父母談過後,我得知那隻義肢要價80,000美金。這並非ㄧ筆小數目,而更令人感到畏懼的,是他現在才7歲,這絕不會是他人生中唯一需要的最後一隻義肢⋯⋯」這是伊斯頓・拉夏佩爾(Easton LaChappelle)的故事,他19歲,他是一位maker,卻不只是一位maker,他改變了義肢使用者的未來。
從旁人的觀點來看,伊斯頓從小就是個maker,14歲的時候,他用樂高、釣魚線和電管製作了他的第一台機械手臂,成長於科羅拉多州的小鎮,他沒有老師指導,沒有高科技工作室,一切都在自己的臥室裡完成。透過網路自學,他練習將線路連上微控制器、監控馬達訊號、自己編寫驅動程式,一步步,從建模軟體到3D列印,他的機械手臂具備越來越高的完成度與功能性,強度甚至不輸真正的人手。
他無疑是位maker,卻不只如此;他遇到了那位小女孩,改變他maker生涯的轉淚點。他決心將過去設計的機械手臂投入義肢開發,當時市面上的各家義肢,除了價格昂貴,有些先進技術還帶有一定的醫療風險(必須開刀將感應器植入),經過比較評估後,他開發出ㄧ款搭配腦波偵測器的義肢。腦波偵測器能夠判讀10種腦部訊號,透過無線藍芽傳遞控制指令給義肢,有效避免了多餘的控制線路,對使用者來說更加方便也容易操縱(你不會想要舉手的時候還得注意有沒有勾到一堆線吧),功能性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市面上的產品,最重要的是,他的義肢成本只要400美元!(還記得一開始小女孩的要多少錢嗎?)
伊斯頓的腳步尚未停止,搭配近幾年的新技術,他不斷改良義肢,現在的產品擁有更像人手的外觀、觸感,甚至是比人手還要高的強度和力量!「The strength of the hand is so great that it’s almost dangerous」伊斯頓說道。
Maker可以不只是maker,在自造的過程中,並不只是閉門造車;創造,更可以成為幫助社會公益的利器。
現在,伊斯頓在NASA工作,協助他們開發機器人技術,「但這並非是ㄧ個終點,我想要幫助那些需要的人,改變他們的困境」伊斯頓說,他將義肢的開發公開上網,成為開源資訊,正如同他學習的過程,分享技術,創造更多可能性。另外,他還計畫研發機械外骨骼,幫助那些傷者或需要的人,能夠從輪椅上站起來。
「好奇心引領我走入這個領域,帶我開創了不可置信的現在。我也鼓勵大家開放自己的心胸,一同挑戰未來的界線」伊斯頓・拉夏佩爾。Maker,不只是Maker。
留言列表